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好書分享】拖延心理學
記得在大二、大三的時候,我同時修了很多課,又接下系學會的幹部,每天都把自己的行事曆排的滿滿的,時常熬夜做報告,於是老是會有東西被我拖延或忘記,那時就是我沒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現況,又很想把很多事情做的完美、完整的結果,當沒辦法如期完成時,又會因為無法完成而自責不已,於是就陷入了反覆拖延的狀況。在看這本書時,就讓好像讓我回到了那時候,重新去看見當時拖延的狀況。
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為什麼會拖延,要如何避免拖延,拖延者其實內心會有某種原因造成拖延,而要避免拖延,就必須去看見自己最內心的狀態,就像我在大學時,也許就是因為太過追求完美,又無法拒絕各種朋友、系學會的邀約,讓自己花太多時間在修改報告、社交上,現在覺得當時能夠順利畢業,也是真的是經歷了好多好多熬夜的晚上。
現在我在工作上,已經比較成熟,不會像大學一樣攬下這麼多任務,也懂得去用行事曆排程,讓自己清楚知道什麼時間該完成事情,也會像書中所說,每天做一點點,而不是強求一口氣要完成所有事情,適時也需要給自己鼓勵與喘息的時間,每項任務也才能長長久久的完成下去。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小元寶的成長】關於厭奶期
元寶3m17d,平常都一餐約喝160-180c.c,但最近似乎到了厭奶期,在餵奶時把頭撇開不肯吸奶,甚至有時只要奶嘴頭放進他的嘴巴裡就開始放聲大哭,每次只喝100c.c.左右就開始停滯不喝,不喝亂吸時,肚子又更多空氣不舒服,每到餵奶時間聽到元寶哭,就知道他大概又不喝奶了。
雖然說是厭『奶』期,但我覺得其實不是厭奶,而是元寶漸漸長大,對於四周新奇的事物感到有趣,專心喝奶已經不是他的第一選擇,時常東看看西看看,有聲音時往聲音轉,在喝奶時不時對你笑,元寶的活動力也慢慢增加,玩樂的時間也變長了,也需要更多的體力消耗才能好好喝奶,有時也有可能是腸胃不舒服。
雖然知道可能是以上原因造成元寶不喝奶,但是對於元寶的厭奶期我的心態也在調整,因為每次聽到元寶大哭,就會開始煩躁,看到奶剩下那麼多,就會擔心他吃不飽,會希望他能夠喝完,其實知道寶寶的每個階段狀況都不同,我也需要調整因應,但心裡就是會有點洩氣。
目前面對元寶的厭奶,採取的方式是泡奶時先減少泡一些,以免看到奶剩下很多會心情不好。在餵奶時如果元寶大哭,就先讓他休息拍拍背,調整餵奶的姿勢,到安靜的環境餵奶,有時也讓他試試躺在枕頭上喝奶,他也滿喜歡的。如果發現我情緒受到影響,餵奶時我會聽聽我喜歡的歌、對元寶唱唱歌轉移注意力,試著不要專注於奶量的多少,而是去看作息的固定,雖然元寶沒有喝完奶,但他都不會提早餓或生氣,那也代表他喝這些奶就足夠了,他還是個規律的寶寶,練習放下自己的擔心,相信會慢慢度過這次的厭奶期的!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度過寶寶的厭奶期呢?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生活分享】正向
這波疫情來得太快,讓許多人都在焦慮、難過、憤怒......等負向情緒中,不知道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每天看到新聞中的確診人數仍這麼多,情緒便跟著新聞上下起伏,每天待在家中的我們,也開始感到無聊,沒有曬太陽、運動,也容易讓憂鬱的心情越來越重。
最近便很多人都在說「正向」思考的重要性,雖然在疫情中,要保持正向思考有點難,但如能一點點改變想法,每天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作,在疫情中的生活也許會不一樣。就像周媽喜歡煮飯,現在料理三菜變成疫情中她的樂趣,每天都研究不同的食譜;Ryan喜歡理財,最近也都在研究投資理財,我也因為疫情在家中有比較多時間,重拾閱讀及追劇。
這些一點點的改變,都讓我們在疫情中變得不一樣,我們相信我們的前線人員及醫護人員,保持正向的態度去面對,一切只會更好,不會再更壞了。
【好書分享】躁鬱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生完元寶之後,有一段時間我讓自己很忙,除了擠奶照顧元寶外,忙著買元寶及家裡的物品、元寶的彌月宴、滿月剃頭......等,幾乎沒有睡覺,讓自己的心理生病了,就像人家說的產後憂鬱症一樣,只是我是躁期,還沒有到憂鬱的部分。
那時候哥哥買了這本書給我看,我也因為這本書,瞭解我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原本個性內斂、不愛表達自己想法的我,在那段時間突然變得充滿活力,很愛跟大家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獲得很多不同的想法讓我覺得很開心,但有時又因為一點點事情,突然爆哭起來,那時候思考跳躍,家人甚至是Ryan都已經跟不上我的速度,每次Ryan到月中時,都不清楚我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我的情緒起伏很大,有時正向有時負向,不知道怎麼跟我溝通,也因為沒看過這樣的我,家人及Ryan也都很擔心。
經過一段治療後,現在的我已經趨向穩定,就像這本書所說的一樣,每個人其實都會有躁期鬱期的時候,那可能只是人生中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樣子,就像我因為有元寶,人生階段、角色改變,讓我產生了變化,但我正視我的改變,現在的我比起以前更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比以前更照顧自己,我知道這樣的改變對我是好的,也就不會往鬱期去了。
在生產後,我也時常跟Ryan說,產後憂鬱症其實是由很多不同因素造成,像是賀爾蒙的變化、身份的轉變、照顧寶寶的壓力......生理、心理、社會都會影響到,不應叫做產後『憂鬱』,試想一個產婦在生產完經歷過這麼多壓力,又被貼上產後憂鬱症,真的會更加『憂鬱』,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會一直陷入憂鬱的循環出不來,但這其實不是產婦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夫妻雙方、雙方原生家庭及社會的責任。
這次我因為有完整的家人陪伴、Ryan給我的支持,我才能順利度過產後躁期的這段歷程,回想起來家人在那段期間陪伴我真的很辛苦,因為老是被我說『過度關心』,但也因為他們的關心,我才能讓自己心理再健康起來,真的很感謝我有我的家人們。
p.s.生產真的是身心靈變化很大的過程,也難怪需要生產計畫,因為計畫,也才能減緩一些壓力,到現在生產後三個月,我還是時常跟Ryan開玩笑說我們好像是工作伙伴,只是是做家庭的工作,兩個人相互分工支持,家庭也才能正常運轉起來。
訂閱:
文章 (Atom)
-
在懷孕後期時,我其實就已經開始在準備寶寶出生的用品,但在坐月子期間,才發現有更多物品我沒有準備到,只好在月中瘋狂網購,弄得家裡每天都是各種包裹,Ryan也不知道該從何整理,因此分享這篇文章,希望透過清單,可以讓新手爸媽們提早準備,才不會像我們一樣手忙腳亂。
-
其實要不要分享這篇文章,猶豫了許久,畢竟這兩項產品對於孩子的發展,並不是自然的,對孩子的發展,若沒有審慎使用,甚至還有害處。不過想了想,還是希望能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及產品真實的使用心得分享給大家,所以此篇分享絕非推薦這兩樣產品,而是藉由分享讓大家能...
-
我與先生居住在竹北,當時在Ptt版上做了許多功課,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因此想寫這篇文章,謝謝版上給予的資訊分享與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