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相信每個人的基本目標都在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孩子也是,認為孩子不當的行為都建立在不當的信念上,要改變行為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孩子扭轉這些信念,總共有四個錯誤信念:
在書中有特別列出「錯誤目的表」,分析孩子的這四種錯誤目的(信念),說明孩子的感受及父母的回應如何造成這些錯誤目的的產生,最後並給予可以怎麼鼓勵及賦予權力的方式,也就是整本書的49個練習!
在這49個練習中,都有三位作者說明可以如何使用這些工具,與孩子實際相處實際使用工具的經驗,算是很實用的一本書,49個工具要一一介紹實在太難,所以我分享其中我覺得很有用的三個工具給大家啦!
練習4-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練習4「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也讓我想到之前分享過的「薩提爾」系列相關的書,除了行為之外,也要重視在冰山下的感受,通常先連結孩子的情感之後,很多行為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書中也有提到可以用「與孩子共度特殊時光」、「重視孩子的感受」、「專注與孩子想出解決方和」等方法去連結孩子的情感,看完整本書,我覺得現代家庭生活忙碌,通常孩子下課回家後就是一連串的生活作息,其實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好好的聊天談心,如果能夠與孩子訂定每週一段與他專屬的時光,讓孩子選擇想要做什麼事情,相信可以從過程中更瞭解孩子,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都能一一解決。
另外我也好喜歡「擁抱」,有時候一個擁抱的溫度,就足以解決所有問題!
練習7-家庭會議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覺得有好的家庭會議實在太重要,這也跟上一段有關係,好的家庭會議是整個家庭一起的特殊時光,我喜歡作者說家庭會議從讚美開始,生活太忙碌,很難停下來看見大家為家庭付出的事情,而這段時間剛好能好好的感謝彼此!
另外在家庭會議中「鼓勵孩子先說」、「一起腦力激盪解決方式」也非常重要,不管是天馬行空的解決方案也行,總是要讓孩子們嘗試過後才知道有沒有效果,在這個過程中,也是讓孩子練習解決問題的技巧!等元寶長大後,我想我也會努力執行家庭會議!
練習37-傾聽
「傾聽」也是太重要的工具,想想小時候,父母的話總是比我們多,因此很多想法很難與父母分享,有時候我們都太需要停下來,聽聽孩子不同的想法,也許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其實這本書49個工具,都是相輔相成的,各種工具都會出現在它們需要出現的地方!而每種工具對於父母、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本書,相信對於家庭生活會有不同啟發!
我喜歡書中所說「當家長瞭解孩子的信念,並善用鼓勵(正向教養工具),協助孩子以建設性方式找到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孩子的行為就會改變。」,共免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