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這個詞我是第一次在這本書裡看到,他們是一群心思細膩、容易感受他人情緒的族群,因為這樣在團體生活中,容易感受到壓力而疲憊,書中說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是高敏感族群,他們時常也會跟身心障礙者診斷混淆或者是身心障礙者同時也是高敏感族群。
這本書裡舉了許多高敏感孩子的例子,都會讓我想到學校的孩子們,他們有的安靜、有的不愛互動、有的在嘗試新的事物時總是小心翼翼......,該如何陪伴這些高敏感的孩子,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書中說如要能夠同理這些高敏感的孩子,父母必需先去回想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很多孩子是高敏感族群,其實父母也是,另外高敏感孩子通常有他們的弱項與強項,如果能將他們的弱項反向思考,強項多加培養,他們真的會是一群很有天賦、藝術力的孩子。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去回想以前的時候,在高中以前我其實也有許多高敏感特質,我不喜歡與太多人接觸、也不喜歡接觸新的事物,但在大學後輔系心理輔導,透過與人對話以及團體督導,看到了我的這些特質,因此也讓心理輕鬆不少。這次生元寶,也讓我看見更多這樣的特質,我喜歡幫助他人,但時常忘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其實是疲憊的,因此我也開始練習先愛自己、再愛他人。
每個人都會有高敏感特質的時候,這時如何看見自我真的很重要,父母當看見自我時,也更能理解自己的孩子,雖然元寶現在還小,還沒辦法看見他特質的全部,但我也會像書中所說,幫孩子把高敏感變成人生的利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